翻开书以前,我以为这是一个单纯的揭发强奸犯的故事,只不过这个强奸犯恰好是个冰球运动员。
可事实远不是那么回事,事情不是“只不过"那么简单,这个强奸犯,他是个天才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在熊镇这个一切都逐渐萎缩、日渐凋零的地方,冰球是唯一的解药,而这个强奸犯,就是身负所有人希望的“英雄”。
我看到过太多太多强奸案的新闻,人人往往只会记住XXX被强奸了,这一辈子算是毁了,没有人记得该死的强奸犯。
明明什么都没有做错,却终身无法抬头,活得像个东躲西藏的罪犯。
书里的玛雅也是如此,情况甚至更甚。
她毁了他们的“英雄”,断送了熊镇崛起的可能,要知道,这可是个冰球小镇。所以,从那以后,她就不是玛雅了,而是那个“婊子”,虽然她没有错。
当你是玛雅,你会怎么做?
你不站出来,或许那个强奸犯会平步青云,或许政府会给予熊镇更多的关注、带来更多的公共设施和就业机会。
你站了出来,球会会解散,你就从无人知晓的受害者,变成了臭名昭著的“加害者”。
当你是一个视冰球如命的小镇居民,你会怎么做?
可能他们喝了酒、她“勾引”他、她想获得关注、她是“自愿”的、这都是她的球会总监爸爸的“阴谋”.……
作为一个对任何体育运动都缺乏热情的人,一开始我极其不理解为什么只是因为一个冰球就有人做到如此地步,这本书告诉了我答案,我们选择什么,我们就成为什么。
玛雅是勇敢的,选择她的人也是。
故事的最后凯文结束了运动生涯、远走他乡、声名狼藉,玛雅依然每天神色如常地去上课,一切仿佛都重归平静。
如果你是玛雅,你会觉得一切都过去了吗?你会觉得那天晚上、那个房间,都随着那枚掉在地板上的纽扣永远消失了吗?
对于施暴者来说,强暴只不过持续了几分钟;对于受害者来说,伤害从未停止。
没有任何一个人,在受到伤害后还能变得和从前一样。更不用说每天都能收到诸如“睡你要多少钱?”之类短信的玛雅。
大家认为是她“毁了”熊镇,她的储物柜里塞满了谩骂信件,这就是强暴最可怕的地方。
真正的问题不是施暴者犯下了强奸案,而是受害者被强奸了,要是受害者不存在,就什么事情都不会发生了。在男人的世界里,女人永远是问题。
《熊镇2》里,男人也出了问题,或者说,在那个男人出“问题”的那一刻,他就不是男人了。
那个男人是班杰,是冰球队里的猛兽、是一个绝对的硬汉、是一动不动就能让人心生恐惧的人,他拼尽全力打球、竭力地隐藏自己、平静地听着不堪的同性恋笑话。
直到有一天,他被人发现是同性恋。
他成了“娘炮”,一夕之间,人们对玛雅所做的事,一一应验在班杰身上。
强暴、同性恋、冰球、球会、政治、站队、打架、放火、和邻镇的竞争……
以暴力为开端、暴力为过程的混乱,最终以死亡为代价结束。
我想不明白为什么熊镇人是这样的,看到最后我理解了,熊镇是虚构的,它并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,但熊镇人无处不在,就在我们身边。
人人都是熊镇人。
但愿樱桃树在寒冷的冰面,也能开花散发香气,不是所有熊镇人都是恶,有人会闻到的。